在我的工作中經常因為求知慾旺盛,不時會選擇參與一些身心靈課程的學習,每一次結束也會認識一些同學,他們有的就像我曾經遇過的客人或學生..,對於宗教或是尋求靈性提升,有莫名的狂熱或喜好,有遵循目標是好的,例如我的媽媽也是虔誠的佛教徒,但我們對於佛法談的並不多,以善為出發點實踐在現實生活這部分,我與母親倒是很能聊,他謹守教規..也信上師,但是跟我一樣對於「崇拜」宗教領袖或其他的...,我們都有自己觀點,能理性看待。

心靈成長是件美事,我也有某幾位喜歡去聽他演講的老師,但我好奇追求的始終是與自身有關(know what、know how),得到智慧你就懂怎麼做,無止境向外追求,忽略內心..是起初我的盲點,繞了一大圈回到我的家,回到我的內在,可以輕易看見以為向外才能追求到的,自己的心念才是根本。

被吸引來工作室裡參與活動的,我比較傾向當他們是朋友,因為有共同追求的理念,願意來學習的..結束以後加在社團裡,大家可以針對塔羅共修,我只是個傳遞所學的人,跟其他人沒兩樣。

忙於追求身心靈的朋友,有空可以翻翻這本書,或許有些當頭棒喝或共鳴。

 

getImage  

內文:

如果《消費者報導》雜誌要報導哪些靈修組織可以說到做到,你不認為第一個統計數字應該是成功率嗎?比方說,隨機挑選一百個在五年前加入某組織的人,調查他們目前的狀況,然後發現有三十一人在組織中晉升,二十七人離開,三十九人仍在組織中,但不是很投入,而剩下的三個則達到了『恆久非二元覺知』。好,成功率是百分之三,這是個可供比較的數字,而你的組織就會抱個大鴨蛋,不是嗎?不僅是一百人裡面找不出一個,而是數十萬、也許數百萬人之中都沒有。我說錯了嗎?」

「你說得好像……」

「我知道,馬丁,我也知道他們會怎麼回答。他們會說所有人都一起揚升了,對吧?他們說只要到達某個關鍵數量,所有人都會同時突破,對不對?」

「嗯,算是,但你說得好像……」

「你想那個組織在三十年後為何沒有擠滿開悟者?我會認為他們現在應該容納不下了,全世界現在應該都想要加入他們。他們到底需要多少時間?」

「這不完全是……」

「這完全就是,馬丁。沒有更正確的說法了。怎麼可能在三十年後,唯一的開悟者就是組織的創始人?我知道他是個大人物,馬丁。我知道他的教誨,知道此人的博大精深。我同意他是個進化的人類,不管這是什麼意思。如果見到他,我會跪下來觸摸他撒滿蓮花的腳。我知道他很棒,但我們談的不是其他人,而是你。我們談的是你要……你是怎麼說的?擺脫束縛?我沒看到這傢伙的組織中有任何人擺脫束縛,馬丁。你有看到嗎?」

對於任何靈性教誨或老師——任何外在權威——的效忠,是叢林中最狡猾的野獸。當我們展開旅程時,首先想做的,就是在一個有規模的團體之中尋找伴侶與認同,但如此一來,我們的旅程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馬丁就是最好、最典型的例子。他在二十年前開始追尋某種更高層次的東西,現在他被迫面對現實:這麼多年來,他付出的所有心力都沒能讓他前進一步。他花了二十年時間挖了一個大洞,現在他必須爬出來,才能展開旅程。

他當然不願意這麼做。我們對老師與教誨的忠誠,反映的並不是他們的價值,而是我們的自我想要存活下去的執著。是自我——虛假的自我——把老師提升為聖人,並宣稱他們的教誨是神聖的。然而,沒有任何東西是崇高或神聖的,只有真實與不真實之分。

我不要馬丁認為我是特別找他的團體和上師的碴,我看不出他的團體和上師與其他的團體和上師之間有任何差別。一個靈修組織為何沒有大量產生開悟者,有許多原因,而且並不都是顯而易見。有一個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的好理由是:靈修組織的成員也許很滿足於只是「追求」開悟。把生命奉獻給各種崇高的靈性理念,就跟追求天堂、權勢、金錢或愛情一樣有意義、有目標。只因為門口有個閃亮的霓虹燈招牌,上面寫著「免費開悟!最輕鬆的捷徑!唯一的正道!」,並不表示門裡的一切真的和開悟有關,或是進去的人真正想要開悟。


剛好相反。在幾乎所有的案例中,那些被買賣的開悟完全不是了悟真相,而是一種非常美妙的意識狀態,只有傻瓜才會不想要。事實上,它是如此陰險地美妙,以致數以百萬計的追尋者被它的光芒弄得盲目,完全看不到它其實並不存在。

因此,馬丁以前的團體也許說的比做的多,但我不認為他們是故意詐欺。我想,那些人就像他們說服的人一樣,也是這麼相信的。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團體像某種生物一樣,為了求生而去適應與成長,沒什麼不對。也許這個生物是想讓所有的生物都解脫,或是尋求世界和平,或是推廣自己的教義,或者只是為了提升與壯大自己。也許頂端那個開悟者只想找人上床,或是不小心讓手下未開悟的人取得了團體的控制權。或者,也許頂端的開悟者根本沒有開悟,而是處於其他狀態——可能是很美妙的狀態,但不是覺醒,不是了悟真相。

 

大多數來到這裡的人都已經接受或被販售了充滿甘美與光明的靈修玩意兒。他們想成為更好的人,希望自己更開放、更有愛心、更快樂、更接近神;他們想要達到靈性開悟,因為大家都知道,那就是靈修的終極目標。黃磚路也許是一趟旅程,但重要的是奧茲國啊,寶貝。

這些人購買了開悟的概念,而那就是他們想要的。我不知道他們認為開悟究竟是什麼,因為我只能問他們,而他們都不知道。我通常會得到千篇一律的含混答案,例如更高意識、你就是祂∕宇宙∕完滿無缺的自性、融合、至福、合一、無念等等。這些人把別人賣給他們的概念也同樣對我推銷,而沒有真正了解路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大致來說,他們是一群印度教∕佛教∕新時代的信徒,努力跨出自身的尤太教∕基督教成長背景之後,想像出某種異想天開、神話般的天堂∕香格里拉∕涅槃境界,然後就認為那是開悟了。他們的開悟概念是有足夠的優點可以說服大眾相信,但到頭來,你不是毛毛蟲,就是蝴蝶,而如果想知道當一隻蝴蝶究竟是什麼感覺,唯一的方法就是成為蝴蝶。毛毛蟲之中沒有蝴蝶專家,儘管無數人宣稱自己是。我鼓勵學生至少考慮一個可能性:這個世界有許多成功說服自己與他人相信他們真的是蝴蝶的毛毛蟲。

或者,說得更明白一點,世上絕大多數的開悟權威都沒有開悟。他們也許是重要人物,但並未覺醒。區分毛毛蟲與蝴蝶的一個簡單方法,就是記住:開悟者不會賦予任何事物重要性,而且開悟並不需要知識。開悟不是關於愛、慈悲或意識。

開悟是關於真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24號魔法屋~又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